二十四史中的合肥(节选) | 卷一百二十九 列传·货殖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合肥学习平台发布时间:2022-03-31

卷一百二十九 列传·货殖

越、楚则有三俗。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於积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郢之後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与闽中、干越杂俗,故南楚好辞,巧说少信。

《正义》: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自陈徙都寿春,号之曰郢,故言“郢之徙寿春”也。

《集解》:徐广曰:(合肥)“在临淮。”

《正义》:合肥,县,庐州治也。言江淮之潮,南北俱至庐州也。

按:《集解》说合肥在临淮不确。汉临淮郡治徐县,所有属县都在九江郡以东。如果把临淮理解为临近淮河,也不可解,合肥去淮河河道200里。详细讨论见《合肥通史》。此处“合肥”也是古籍中“合肥”之名第一次出现。

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无饥馑之患。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耨,《集解》徐广曰:“乃遘反。除草也。”

《正义》言风草下种,苗生大而草生小,以水灌之,则草死而苗无损也。耨,除草也。

果隋,《集解》徐广曰:“地理志作‘蓏’。”

《正义》隋,今为“種”,音同,上古少字也。蠃,力和反。果種犹種叠包裹也,今楚越之俗尚有“裹種”之语。楚越水乡,足螺鱼鳖,民多采捕积聚,種叠包裹,煮而食之。班固不晓“裹種”之方言,修太史公书述地志,乃改云“果蓏蠃蛤”,非太史公意,班氏失之也。

《集解》徐广曰:“音紫。呰窳,苟且堕嬾之谓也。”骃案:应劭曰“呰,弱也”。晋灼曰“窳,病也”。

《索隐》:上音紫,下音庾。苟且懒惰之谓。应劭云“呰,弱也”。晋灼曰“窳,病也”。

《正义》案:食螺蛤等物,故多羸弱而足病也。淮南子云“古者民食蠃蛖之肉,多疹毒之患”也。

《正义》:言江淮以南有水族,民多食物,朝夕取给以偷生而已。不为积聚,乃多贫也。

按:此为西汉时期江淮地区经济社会生活最经典之描述,结合考古可以看到当时本地区民众生活之概况。详参《合肥通史》有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