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事记(1949-2019):渡江大旗映瑶岗

信息来源:市社科联发布时间:2020-08-12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为粉碎美国和国民党划江分治的阴谋,1949元旦,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撰写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在即,1949年 2月11日,中央军委电令,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在渡江战役期间,“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和作战的权利。” 3月28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改名渡江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

    

     3月22日,总前委由徐州南下,进驻蚌埠南郊孙家圩村,展开渡江战役筹划工作。在其之前,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向总前委建议,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驻地可选择合肥东乡撮镇瑶岗村。其原因,第一该地曾驻过中共的侦察队,社情清楚,群众基础好;第二位置适中,又有淮南铁路线贯通,便于对前线各部指挥联络,有利于军需物资调遣与运输;第三避开合肥城区,绿树成荫,便于遮掩和防备敌人空袭。总前委采纳了曾希圣的建议,3月底4月初,邓小平、陈毅等率总前委指挥部人员、饶漱石率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机关人员,共约400多人,陆续抵达瑶岗村,指挥部署渡江战役全局工作。

    渡江战役总前委在瑶岗,主要是密切注意敌我战场态势,分析情报,为中央军委做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统筹渡江作战的准备工作,制定接管江南新区的计划和人事安排。总前委审定签发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拟定了《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关于新区农村工作的指示》《入城守则》和《约法八章》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4月12日,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在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书记宋任穷陪同下,在合肥淝光戏院传达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并作形势报告。陈毅还称赞合肥为古往今来的江淮重镇,将来必定成为安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4月20日晚和21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中、东、西集团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先后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一举占领了国民党盘踞的中心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捷报传来,陈毅司令员兴奋不已,即兴在卧室墙壁上挥毫题诗:“旌旗南指大江边,不仅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气势磅礴,革命浪漫主义豪情,溢于言表。

4月27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指挥渡江战役的重任,离开瑶岗移至南京。

合肥解放伊始,渡江支前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颁布《合肥市战勤组织暂行办法》;各级成立支前组织,层层动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支前工作。据统计,自2月19日至5月15日,合肥市人民群众投入支前运动,转运军需物资5125万斤,转运伤员8500人,装卸物资2亿多斤。肥西县、三河市(后划入肥西县)、庐江县、巢县、肥东县先后组织动员常备和短期民工30余万人参与支前,确保军需物资装卸、运输及伤员转运任务的完成,修复被国民党破坏的铁路、公路、桥梁。在物资支援上,各地群众制作军鞋,筹集粮食、油盐、马草等,真正做到“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

   

    开展水上练兵,征集船只、船工是支援渡江又一艰巨任务。长江北岸群众原有船只,在国民党军队溃败时或被毁掉,或被拉到江南;一部分船主怕船只遭毁,将自家船只沉入巢湖或内河水底。经过地方政府向广大群众宣传动员,船主纷纷将船只捐献,给解放军统一调配指挥。老船工还帮助官兵开展水上练兵活动,学习驾船本领。

对于皖北人民的支前工作,邓小平给予充分肯定:“江北各地党政和人民的努力支前,特别是皖北新区尽到了超过其本身能力的努力,尤属值得赞扬。”合肥地区人民以英勇无畏的精神,投入渡江战役支前工作,为渡江战役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许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