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写好社科篇章

合肥包公园

信息来源:市社科联发布时间:2022-09-22

坐落在合肥市包河区的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清官包拯而建,2016年11月被命名为“合肥市第二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示范基地”,2021年2月被命名为“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在各级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下,包公园坚持社科普及正确导向,充分发挥省级社科普及基地作用,以详实的包公文化展陈、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及包公廉洁精神主题宣讲等形式,成为了社科普及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在社科普及月期间,更是丰富社科普及内容,加大普及宣传范围,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普及包公文化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知识。

一、合肥包公园概况

北宋执法如山、为官清廉、被百姓誉为“包青天”的包拯就生于合肥、长于合肥、归葬于合肥。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的合肥包公园正是为纪念包拯而建,至今园内完好保存多处历史遗迹。距今有九百多年的包公祠曾是包公幼年读书之地,是国内外众多包公祠、庙之祖庭,拜谒包公的重要胜地;包公墓内安葬了包公珍贵的遗骨,被后人瞻仰;为包拯诞辰千年而建的清风阁,阁高42米,阁内六个展厅分别以独特的文化艺术视角,展示出包公孝亲、勤政、清廉、刚正的一生;包拯第28代嫡孙、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先生铜像立于浮庄之中。

包公园总体布局为开放式,占地34.5公顷,全长约1400米的包河贯穿之中。全园以“历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来组织游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以最权威最详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戏剧表演向世人展现包公“忠、孝、清、廉”的一生。包公园全面传承和弘扬“包公文化”,先后获得了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大中城市先进社科组织等众多荣誉称号。

二、健全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规划

为了发挥基地的功能,包公园全力做好基地的各项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安排专人负责具体事务,对接工作,强化各部门责任分工,确保工作的落实和有序推进,并把社科知识普及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发挥场所、队伍、资源等优势,建立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和运作流程,定期开展各类社科知识普及相关的讲座、活动等,目前已形成了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三、加大自身建设,打造精品课堂

为加强基地的教育示范作用,包公园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展陈水平,在清风阁内围绕“孝、勤、清、正、德”等主题,分设七个展厅重新布展,用大型绘画组图、多媒体动画播放、双屏互动、图文并茂等方式向游人展示包公的“忠孝清廉”,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将脚印塘景观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更换了马鞍山路挡墙区域750平米的青条石;出新了包公祠蜡像馆的人物蜡像;拆除了包河东岸马鞍山路游步道区域原有的160米浮雕墙,将包公孝、肃、清、廉的故事体现在浮雕画面之中,强化了历史包公内容,使人停驻浮雕前,如徜徉在历史洪流中,体味包公的高尚品格,感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正能量。

同时依托清风讲堂,以讲好包公故事、弘扬清风正气为主题,打造了包公廉政文化教育精品课堂,根据单位、行业不同特点,结合受众群体不同需求,分为四组,分别针对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基层单位、中小学生,因人施教,分类施策,邀请了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师资力量和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包公研究会成员、中小学思政老师等人员作为授课老师,2021年精品课堂已授课50余堂,受众达3000余人次,将包公精神在新时代下进行研讨和现实价值的诠释,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四、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普及覆盖面

为扩大基地影响力,普及包公文化,包公园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包公文化为桥梁,先后举办了青莲文化节、包公文化节等大型包公文化主题活动,通过“青莲”的高尚品格和包公文化中“廉洁”精神,将它们有机的整合,顺应“廉洁”这一社会主旋律,倡导社会正能量;开展了端午包粽子、中秋诗会等活动,尤其是中秋诗会以诗为媒,经央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2021年的包公文化节活动中,不仅有线下的包公“真人秀” 巡游活动以及知名书法家现场带领大家临摹包公37字家训的“同摹包公家训”主题体验活动,同时还有线上“云游包公园”直播,由包公园讲解员和穿越而来的“包大人”共同担任主播,带领网友在线游览合肥包公园、聆听包公故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重视社科普及活动月,加大普及力度

社科普及活动月期间,包公园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包河夏荷科普知识图片展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公众介绍荷花起源、种类等知识,让人们在获得荷花科普知识的同时,感悟包公“一身正气如莲洁,两袖清风比荷轻”的品格。

今年9月的社科普及活动月,包公园进一步围绕包公孝、勤、廉、正等思想,结合时代主旋律及当下的教育意义,邀请党校教授、省内知名专家、中小学名师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为社会公众宣传包公精神,传递正能量;同时还将通过包公园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用文字、图片或微视频等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紧扣主题展示包公文化,扩大宣传覆盖面。

下一步,包公园将继续深耕文化研究,传承包公文化。 做好包公有关史料、典籍、文物等图文资料收集登记工作的同时,发挥包公文化研究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掘包公文化内涵,并将包公文化研究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办好青莲文化节、包公文化节、中秋诗会等大型主题活动,使之成为具有“合肥印记”的品牌文化活动,引导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社科知识,感受社会科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