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社科 > 社科研究

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登:合肥市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4

罗世银  

    【提要】随着合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并成为副中心城市,合肥进入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合肥对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现有人才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与人才引进相关的人才市场的运行和服务保障机制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合肥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合肥市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做好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机制的建立,做好合肥市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工作。 

  【关键词】政府;人才引进;服务保障 

  一、人才引进综述 

  1、人才含义。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对人才概念进行了全新定义,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一定义体现了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强调的是一种专门的知识技能,一种创新的比较优势。体现了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身份的“大人才”观内涵。 

  2、人才引进的概念。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在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相对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能够在短时期内突破技术瓶颈,具有有效率高、周期短的优势,同时,人才引进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吐故纳新,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人才引进含义不仅包括人才引进程序,还包含后续的服务保障等管理工作。招聘与录用只是人才引进工作其中的一部分,后续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关系到人才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完成既定人才引进目的的重要环节。 

  3、人才引进政策含义。人才引进政策属于公共政策领域,其本质就是政府针对人才资源现状而实施的一系列公共政策,它具有以下特征:由社会公共权威制定并颁布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表现形式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决定通知等。可以定义为:有一定权威和强制力的社会公共权威,针对全体社会成员,为了整合全体社会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价值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关于人才准入、使用、管理及其它配套制度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 

  4、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综述。对国外人才引进方面主要包括:建立引进国外人才(智力)的大环境(包括软硬环境),建立针对引进国外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政策;一系列务实的国外人才吸纳政策。同时,还包括符合国际惯例的国外人才高薪引进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搞科研、办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改善引进国外人才(智力)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政策。对国内人才引进政策方面主要有: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国内人才(尤其是地方紧缺急需人才)引进的限制性作用相关政策;关于人才智力投资、技术人股等市场化运作的政策,吸引国内优秀人才为地方高科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服务;鼓励外省市优秀大学生在本地就业,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确保智力引进者和输入者各自的利益,解决智力引进动力机制问题的相关政策。政府主导型的地方人才引进由人才引进的预测规划、人才的考核评价、人才的选用引进配置、人才的使用调控基本环节构成。 

  5、政府主导地方人才引进的必要性。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了人才的市场运行,创造人才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才能克服市场机制运行中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导致的人才供求的周期性失衡、不能划分人才产权边界、阻碍人才合理流动、人才培养周期长、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等市场失灵弊端,使市场得以有序发展。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宏观调控和提供政策支持,以有利条件吸引人才,引进人才,才能克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才流动的地区失衡。 

  6、政府主导人才引进优势。政府通过“课题引进”等模式,发布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等课题,引进人才。成立海外人才交流考察团,牵头赴海外开展人才交流洽谈活动以及商务项目合作,实现人才的引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立常驻海外联络处,形成全球范围的点状网络系统。政府主导型的人才引进模式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立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把原来被动、静态的剖面式人才引进转化为主动、动态跳跃式的运行模式,影响面较广,更有利于地方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并能批量解决人才引进的相关配套服务问题。 

  二、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综述 

  1、人才服务保障的意义。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笔者认为,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不仅要做到引得进,还得留得住。政府要落实人才多项保障机制,让引进的人才留得住、留得下。对于加快和持续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干事创业中来,为实现地府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内容。福利待遇保障机制。满足人才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也包括住房、医疗补助等多项具有竞争性的福利制度,解决人才引进安家奖励资金,解决人才创业的短期租赁和过渡周转用房,解决人才创业、科技研究基金。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才竞争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创造平等公平竞争机会,促使人才的梦想和事业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人才服务关怀机制。把人才当作工作的伙伴,生活的朋友。向人才灌输、熏染发展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激发人才的归属感。 

  3、人才服务保障措施。一是保障工作环境健康舒适。首先是要保证人才的福利待遇,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予以及时的调整。其次,要对人才及其家人细致的人文关怀,特别是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要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确保他们在工作中无后顾之忧。再者,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每位职工都能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落实高层次人才绿卡服务制度;启动人才安居工程;落实好人才津贴政策、适时开展一些人才联谊活动等。二是保障科研环境干净有力。首先是科研设备设施的保障。其次是科研团队的建设,积极发挥整体人才优势,从而吸引和汇聚一大批优秀人才,使科研实力得以转化升级。最后,保障人才的科研成果,单位对于人才的科研成果应当给予奖励和推广运用。三是保障文化环境积极向上。首先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其次要广泛开展评选功勋员工、劳动模范、学术技术带头人等活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明确事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人才找准发展位置,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合肥市人才现状 

  “十三五”期间,合肥必须突出转型升级,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才能缩小与南京、杭州的差距,切实担当起长三角副中心的发展重任。从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合肥市在新能源、新产业上还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合肥市的人才现状很显然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1、人才总量偏小。据估算,合肥市必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5万人,主要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0%以上,每万劳动力中R&D人员达8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26%,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15%,人才贡献率达35%,才能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然而,合肥市的人才现状离上述目标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2、人才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引进高素质人才处于劣势,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下降,而人才流失却呈加速态势等方面。高层次人才载体入主合肥增长缓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高层次,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短缺,专门人才和科技人员状况是反映区域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从每万人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看,合肥还是低于全国水平的。 

  3、人才结构失衡。随着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合肥人才结构在不断演化,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明显偏低,第二产业人才资源明显不足。三产人才都集中在教育、卫生等行业。其次,人才分布呈现“两多两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少,传统加工业多,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少。 

  4、人才源头创新力较弱。合肥市缺乏领军型的高新技术人才,包括在新能源、新兴制造业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专家严重短缺,尤其缺乏原创型顶尖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合肥市目前高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仅占总人口的0.001% 

  四、国内外引进人才经验 

  1、国外引进人才和服务保障人才做法。建立相对完备的法规体系;放眼全球,网罗人才;引进高技术、紧缺人才,限制一般劳务人员;为人才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方式灵活多样。 

  2、国内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工作经验。建立完善的吸引人才政策体系;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以创业园为载体,吸引留学人员。苏州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成功引进人才和服务保障人才:构建富于开放性的人才引进机制;政府为引进人才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简化人才引进程序。 

  五、完善合肥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机制的建议 

  1、完善政府人才引进政策,为人才引进创作良好环境。 

  一是创造健全的法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适时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对人才合理流动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制定程序更加简化、方式方法更灵活、待遇更优越的引进人才政策。三是制定柔性引进政策。利用地域相邻、交通便利、亲缘关系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采取柔性引进的办法,引进上海、苏州等人才丰富城市的溢出人才。 四是实施优先保证人才引进的财税金融政策。大力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投入结构,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逐年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 

  2、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由政府统一分类构建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信息库及战略性人才信息库,打造人才数据库平台和服务网络,为人才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培训等多方位的人才优质服务。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人才发展工作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往,用得好。 

  3、打造优质生活环境吸引人才。一是要实施人才宜居工程,优先优待解决高端、紧缺人才的住房。健全和提升区域内各方面配套的基础设施,完善区域内交通布局,加大人才子女入学、医疗服务布点的建设力度。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安居乐业、团结协作、鼓励竞争、勇于创新、包容失败的人文环境。二是要重视人才福利待遇,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向科研关键岗位、优秀拔尖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以政府激励为导向、社会力量为补充、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国有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推行探索科技人才期权股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三是把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纳入政府统一体系中,满足各类人才的保障需求。 

  4、创新人才引进评价体系。实施国家的相关认证,并引进国际上流行的认证,如微软认证、思科认证等,从而在各行各业,打破学历、资历限制,建立以业绩为取向,以创新为重点的专业职称考评方式,推行储备、推荐与使用一体化的人才引进评价体系。 

  5、加大政府扶持重点产业力度,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依托合肥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优秀企业集中的优势,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充分发挥在肥重点高校培养DBAEMBAMBA的潜能,努力培养大批高层次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鼓励合肥市大型优秀企业建立跨国研发机构,培养造就一支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6、政府搭台,构建人才引进基地。一是创建科技创新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引进基地。鼓励具备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实验室、创新项目研发中心和技术开发机构。二是建立国际化人才引进基地。鼓励合肥市具有较强实力的高等院校和优秀企业,在国内外设立研发与服务分支机构“借窝生蛋”,直接拥有和使用异地人才。三是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基地。把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创新技能和优秀经验的新形式、新渠道、新方向,为归国留学的创业者提供政策指导、人才培训、国际间交流和等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高效服务。 

  7、完善政府风险基金与担保机构,扶助高新产业吸聚人才。通过建立创业园和科技园,配套政府风险基金与担保机构,出台优惠政策,吸聚人才。建立一个专门针对重点行业、高新技术与新经济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扶助的政府风险基金以及担保机构,或是地方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风险投资公司来进行具体运作,由政府预算根据不同行业和项目在企业风险投资份额中最多可占49%分期划拨。 

  (作者单位:肥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