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发布时间:2022-02-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建设好实现好乡风文明这个“灵魂工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发挥思想的先导作用,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党建引领指方向。要在扎实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入脑入心上下功夫,打通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后一公里,让党的理论成为百姓的理论,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群众把乡风文明建设当成“自家事”“分内事”“心头事”。强化农村党员和致富能手、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实做大“头雁效应”。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章,送理论上门、送志愿服务上门、送文化活动上门,培育“草根宣讲员”队伍,全方位提供“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理论政策文化志愿服务。

二、价值培育趋认同。强化固本工程,推进道德宣讲团等道德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新婚新育。强化主体责任,让良好道德观上升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价值观,沉淀为公民特质。强化典型引路,归纳整理模范先进事迹,用嘉言善行垂范乡里、影响群众。强化舆论引导,全媒体矩阵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形成热气场,稳固基本盘。强化文明养成,大视域、高标准、严要求、强对标,引导人们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产业兴旺夯基础。要建立稳定的农村致富环境。一方面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另一方面以产业兴带来农民富,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大力提高农业效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精深特”“农字号”名品,建设种、养、加综合高效农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建设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政治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群众能动作用有效融合,实现“党组织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着力改善乡村社会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四、群众参与明主体。用村规民约约束行为。集聚乡贤和“土专家”的才智,制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内容丰富、正气充盈的“八规范”“十约定”,让群众自己规范自己;用自治组织治理民事。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用身边典型教育大家。推选表彰“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合肥好人”等“道德典范”,凝聚乡风文明建设的广泛力量。

五、弘扬传统促创新。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愁、守得住根脉。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化,传承独特的风格样式,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发挥好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作用。保护好历史遗存,防止滥拆滥建,割断文化血脉,尊重和保持原生态;开展好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辞旧迎新、慎终追远,家国情怀、美好祝福等丰富的爱国主义民俗文化活动,赋予节日丰富的人文情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文旅结合、农商结合、古今结合,开展特色技艺传承活动,搞好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利用电商平台,把地域文化“行销”出去。

(作者单位:合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