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科普及走向大众

信息来源:巢湖市博物馆发布时间:2023-02-14

社科普及通过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社会公众传播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倡导科学思想、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巢湖市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提供文化服务、传播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社科普及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具有时代感、群众性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不断提高社科普及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提升广大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坚持做以人民为中心的社科普及。这是社科普及工作的价值导向,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既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增进民生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巢湖市博物馆社科普及工作主动响应、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民生社科为主要切入点,以深入基层一线为主要途径,切实增强社科普及公共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近年来,巢湖市博物馆先后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承办了合肥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月宣传活动,举办了文化惠民志愿宣传活动和文博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把社科普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做进群众心里,真正做群众身边的社科普及。

依托社科普及基地,开展社科普及服务活动,努力做群众欢迎的社科普及。社科普及的对象是人民群众,群众需不需要、接不接受、满不满意,是评价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社科理论具有抽象性、凝练性、概括性的特点,必须借助于形象具体、通俗易懂的话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浅显、具体和形象地展示。因此,须推动社科普及知识向群众日常生活转化,找到理论知识与群众生活的契合点,结合群众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境、可感事例以及身边故事等,运用生活化语言进行普及,从而引导民众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巢湖市博物馆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结合日常免费开放以各类文物及展品,并通过场景、模型、沙盘、影视、图片等展陈方式展示巢湖市悠久的人文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广大市民提供提升综合素养的学习平台,拓宽视野,丰富市民的社科文化知识。

以打造网络平台为依托,持续拓展“大众社科”普及渠道,精准把握新媒体普及规律。紧扣线上融合,拓展以新媒体为主的线上社科普及空间,积极将线上普及充分融入传统普及经验和形式,策划、组织、制作更多适合线上传播的普及活动和产品,实现线上带动线下、线下引领线上的良性循环。为丰富市民在疫情期间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普及文物知识,扩大博物馆文化的影响面,2020年2月我馆在巢湖市文旅局网站推出了巢湖瑰宝系列,包括玉器、漆木器、铜器等馆藏文物100余件,打破空间局限,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让广大市民领略精品文物风采。此外,我馆还先后拍摄了文物宣传视频,其中《西汉鎏金铜朱雀》《西汉铜鎏金鹿盘》《西汉穿云龙纹白玉环》《西汉朱雀踏虎衔环玉卮》等4部视频被“学习强国”合肥学习平台采用。今后,巢湖市博物馆将丰富新媒体社科普及产品供给,推动传统普及模式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提供精准化社科公共服务。通过模式创新、流程再造、渠道拓展,探索社会科学“微讲坛”“微视频”创作,丰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优质资源,提升新媒体普及产品供给水平。

巢湖市博物馆近年来社科普及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今后的社科普及工作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推进:

一是功能定位上,要自觉把社科普及纳入公共文化体系,充分发挥社科普及在文化惠民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科文化需求。

二是要创新社科普及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的手段,使社科普及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合符民情、民意,满足民众需求。

三是要抓住《安徽省社科普及条例》实施的机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加强博物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社科普及常态化。

(作者:陈旺生;作者单位:巢湖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