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生态文化 助力永续发展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发布时间:2022-06-2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其核心要义在于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挖掘传统生态智慧,增强民众文化自信;赓续民俗文化传统,筑牢生态文明基石;传播中外生态文学,构筑诗意的精神空间等,是其中重要的内涵。

回望生态传统,为永续发展增信

实现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由之路,振兴生态文化则是其关键。人与自然互动相依的悠久历史,为孕育生态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古代到当下,从东方到西方,大量的生态思想和实践成就了生态文化。作为文化自我超越的成果,以及人类进入生态自觉的标识,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公众意识、人文精神和社会规范,具有完整的生发理路和时代价值。生态文化反思工具理性主义,批判资本逻辑,超越歧异、倡导包容,是生态文明的“根”和“魂”,是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

中华民族自古尊重自然,中国传统哲学则是“生”的哲学,强调万物平等。我国周代就有“斧斤不入幼林,网罟不宜过密”的说法,古人维系生态系统的理念,可见一斑,由此衍生出的传统生态文化,在中华文明长河中孕育繁茂、生生不息,滋养出丰富的、博大精深的,与自然和谐相依、共生共荣的生态智慧,诸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节用爱物”等,形成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内核,其逻辑延展与现代升华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原点。先民们依据所处自然环境安排生产生活,合理利用资源,久而久之形成特有的生态文化,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有其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天人合一”的理水与聚落文化,“守候与照料”的农耕哲学,“命运与共”的动植物伦理,“取之有度”的生产消费观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认知基础、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持。

赓续民俗文化,为永续发展强基

赓续民俗传统对于振兴中华优秀生态文化,夯实永续发展的人文基础意义重大。

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是广大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普遍认知,积淀在地方性知识之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是传统文化中最为厚重的部分,对民众思想,尤其是乡村人口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甚至成为地方社会规则,自觉维系着既定的社会与文化生态秩序。在形式上,主要有特色民居、仪式活动等物质生产与生活类民俗;人生礼仪、节日等社会生活类民俗,以及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等精神生活类民俗。其中物质民俗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和有效利用,精神民俗则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与敬畏。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生态性是其重要维度。有关华夏文明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可以让人感悟自然环境之恩;农事书写与民歌民谣有助于滋养人的自然情趣;地方风土故事可以激发人们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民间信仰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生存习俗可以帮促人们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激励人们积极参与环境建设与保护;有关禁伐、禁渔以及水源保护的民俗条款,则可以督促人们自觉守护有限的生存资源。这些都是人与自然交往的文化准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念及目标理想相契合,也是永续发展的认知与人文基础。

民俗文化存在于不同的物化载体,散落在不同的文化场域,而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入逐渐挤压甚至破坏着这些场域,村庄建筑风格趋同,地域特色日渐式微,民俗传统逐步被淡化……传统民俗生态文化的物质与精神载体慢慢消失,文化认同危机与文化生态失衡令人担忧。

由此,赓续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其关键在于挖掘并丰富民俗传统的文化内涵,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利用优势形成特色,并确保社区民众充分参与。如皖南特色农事民俗“开秧门”与“安苗节”,目的都是祈祷禾苗平安、五谷丰登,其蕴含丰富,有助于民众回忆农耕文明,恢复与土地的关联,适合民众参与。以“急公好义、邻里守望”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扎根民众灵魂深处的节庆文化,是农村文化中最隆重、最热闹,参与面最广的民俗传统,以节庆习俗为纽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更有利于凝聚人心。赓续民俗文化的关键还在于保护自然生态、物质遗产与文化景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通过化育知行提升民众对地方性知识及民俗文化的认同。

民俗文化是古人立足于特定生境而创造的精神财富,积淀着历代先民的经验与智慧,是传统文化中最贴近生活和民心的文化,与地方性知识相辅相成,对矫正工业化思维,涵育民风,实现良治至关重要。挖掘这些民俗资源,赓续优秀生态文化传统,必将为永续发展强基固本。

繁荣生态文学,为永续发展铸魂

永续发展以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塑生态之美,铸和谐之魂,是其要义。由此,生态文学大有可为,因为它致力于为民众营造美好心灵家园,引领民众重审自我,回归本真,进入和谐诗意的生存境界。换言之,生态文学在灵魂中发起革命,使“物化”、“异化”的人性重新活起来,因而是铸就灵魂的文学,是生态意识与自然审美相融的文学,对拓展人类伦理视阈,变革其思想,激发其审美情趣,塑造其生态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正因此,生态文学更有利于为永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精神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情怀构成了一代代作家文化精神的内核。古代文学中就有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天人合一”观则是陶渊明、王维等古典诗人的终极追求,生态意象与意境蕴含其诗作之中,亦为当代生态作家自觉地传承。

生态文学作品均表达了人与自然间神圣的生命关联,集体呈现丰富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以诗意的方式展示精彩纷呈的生态文化。

同时,生态文学在本质上是基于对话的“共同体”书写。中外生态文学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和愿景。通过互动、互鉴,生态文学的边界被延展、重塑,继而拥有大格局、大关怀,具有思考全局与大时代的能力。

作为世界生态文学的哲学基础,史怀泽的“敬畏生命”观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等,与中国传统生态观殊途同归。而贝瑞的“家园”意识、霍根的“万物平等”思想和斯奈德的“重新定居”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不无启示。

生态文学生发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觉悟,致力于通过多元对话,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人心。以生态文学的繁荣为永续发展铸魂正可谓和谐之道。

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深切回望生态传统、大力传承民俗文化、广泛传播生态文学,生态文化在传统、当下与未来的交融中必将绽放光彩、彰显魅力,生态文明的脚步必将坚定稳健,永续发展之路亦将宽广美丽。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AHSKY2016D7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