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发布时间:2022-11-2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表述延续了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百年的“七一”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两个结合”的判断,历史性地拓展、深化了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必然性源于二者在价值上存在的深刻而广泛的共通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做出了深入的论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价值,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此种共通性的形成,并非一种偶然的巧合。究其实,是因为二者都是对于自然、社会、思维规律的真理性认知。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个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过程

  一方面,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但是,近代以来,因为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面对已经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转型的西方社会,处在全面被动的状况,遭受了野蛮入侵和残酷凌辱,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在此情况下,仅凭产生于前现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然无法应对此种因为文明形态落差而导致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难以引领中华民族摆脱悲惨命运。当其时也,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进入了漫漫长夜。

  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虽然睁开眼睛的中国人不断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寻求现代化之路,但是,终究因为其内在价值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抵牾而无法在中国大地上取得成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而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使得中华民族重新焕发了蓬勃的生命力,成功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深陷其中的精神颓势与生存困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

  另一方面,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流派繁多、众语喧哗,但是终究如同过眼烟云,未能得到中国人的接受,其原因固然很多,不过,文化价值上的巨大差异应当是重要原因之一。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最终被中国人所接受,其原因固然也很多,不过,格外值得重视的就是文化方面的原因。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上的互通性,所以,被本民族文化所塑造和熏陶的中国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会油然而生来自文化本能的深刻认同,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更愿意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思想正是他们自己所产生的。”毫无疑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准备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其发源地欧洲乃至于整个西方世界,反而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历史活力。东欧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便归于失败的命运。若探求其内在原因,固然也多种多样,不过,文化价值上的原因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西方社会的基督教价值传统以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基于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传统,深刻地塑造、建构了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并且与马克思主义处在深刻的价值对立状态,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难以落地生根。这就意味着,正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遇到了最合适的文化条件,方才呈现出强大的历史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就理论成果而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行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本身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都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民族性。决议特别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判断,格外凸显了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结出的理论硕果。

  就实践成果而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行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正是在基于“两个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行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行程中创造的辉煌业绩,为基于“两个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真理性提供了来自于实践的检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这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经验的历史总结,昭示了“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判断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把握“两个结合”的要求,立足新的实践,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作者:邵 明;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