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篇章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发布时间:2022-12-16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开宗明义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含有四层递进的意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检索党的二十大报告,“现代化”一词高频出现86次,其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出现33次,“中国式现代化”出现11次。这些以“现代化”为核心范畴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共同叙述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拓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里强调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三个时间段。实际上,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追求现代化、推进现代化、拓展现代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现代国家的建构,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通过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接续的四个时期看,现代化作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体性社会变迁,其主要任务的出场是有先后逻辑的,这种逻辑是由所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独特的内外部条件、社会制度、治国理念、实践认知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知识体系生成的本源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意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形势研判、重大原则、实践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当然,“中国特色”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器物、制度、行为、观念等多个层面,远不止这五个方面。就这五个方面的任一而言,都是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涵盖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社会性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诸方面,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属性的“道”与“器”、“一”体与“多”相的统一,呈现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在战略安排上,分两步走: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于对当前世情与国情的研判,报告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关涉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导力量、路径性质、价值立场、动力源泉和精神状态,“五个坚持”重大原则是破解“风高浪急”与“惊涛骇浪”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深刻、系统地论述,全面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而且具有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具有引领性、战略性、纲领性,但理论逻辑再重要,毕竟还是在观念层面,蓝图最终要借助政策设计、政策工具落实到建设实践上。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划了政策层面的操作指南。指出: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基础与出发的地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体责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落脚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必须实现良法善治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必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些是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法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国家安全现代化、军队现代化与政党现代化的全面部署与具体政策安排。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成熟,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对现代化知识谱系的创新,是对西方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超越。

  [作者:汪兴福;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