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安徽水利文化遗产的四重维度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发布时间:2023-02-17

  □杨帆 朱定秀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安徽文明史可谓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奋斗史,皖北留下了与淮水争勇的宏大篇章,江淮演绎了既抗旱又防洪的峥嵘岁月,皖南铺陈了先民理水兴农美居的艺术画卷。人民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创造出灿烂的水利遗产,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多维路径弘扬安徽水利遗产,对赓续历史文脉,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利文化,促进水利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时代意义。

  时间维度:首需秉承安徽水利文化前后相继的历史脉络

  在江淮大地,大禹“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春秋始建大业陂、芍陂,“途经百里而灌田万顷”;汉代以来,安徽南北农田水利延展,“流水小桥人家”理水村居兴起,疏浚航运理念逐步形成,水利创新精神逐渐凝聚。近代以来,安徽进行了与江河和主干支流水患的大斗争,开展了水资源转化的大治理。当代安徽水利建设,回应现代国家水利形象重构,扩散“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之水尚德情怀,衍生了天人合一的水生态意义、人文合一的水文化品位、文景合一的水美学情趣,凝练了独具当代视域的水利价值。安徽现有的诸多水利遗产,既体现了中国水利精神的核心内涵,也体现了中国水利史演进的历史脉络。

  内涵维度:亟需对安徽水利遗产如数家珍

  安徽水利遗产数量多,级别高,空间分布广,时间跨度大。现有以水利为依托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有与先民治水相关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亦有诸多散落民间的水利遗迹等。既包括水利哲学、水利科技、治水理论以及记录先民治水行为的文献典籍等,也包括物态型的水利设施和遗迹,更塑造了以“中国第一塘”、“王家坝精神”、“佛子岭大学”为代表的水利典范。这些水利遗产水文化基因特点明显,具有研究、传承水利科技史与人类文明史的价值。现阶段,以水利遗产为基础申报的国家水利风景区数量众多,发展水利遗产旅游潜力大。这些端赖于先民治水智慧所塑造的水利景观和水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游人向往的休闲场所和亲水体验对象。

  空间维度:构建全球化视野下安徽水利遗产话语体系

  水利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网络化推动遗产公众化的背景下,通过历史挖掘与价值呈现,凸显水利遗产中国式话语特点,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首先,固化安徽水利遗产内涵。固化是保有文化本真、文化民族性和区域性的前提,也是文化遗产确权的基础。要认真总结水利遗产的“皖式”特点,凝练水利遗产的基因谱系,做好安徽典型水利遗产名录编制及品牌宣传,科学推进国家遗产型水利风景区建设。其次,强化安徽水利历史研究。在现有安徽水利文献中,国家视域解读丰厚,工程档案与历史记载详实。研究安徽水利历史,既要重视治淮、治江等文献梳理,还需强化口述史研究,以期为安徽水利变迁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未来水利治理提供借鉴。再次,重视安徽水利遗产数据化建设。要通过建立电子数据化的安徽治江治淮文献库、水利遗产动态变化库、水利遗产管理系统库和水利景区旅游解说语音库,实现水利景观可视化分享,占据全球化视野下水利文化传播新领地,营造中国特色的文化本体与话语环境。

  方法维度:寻求安徽水利遗产资源产业化新“蓝海”

  坚持解放思想,转变就水利论水利观念。充分认识水利遗产的资源属性和资本价值,既用水利遗产造福当代,又用当代效益反哺传统水利遗产,在历史元素和当代价值间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一要搭好平台。建设有影响力的水利遗产旅游特色村镇、综合性水利遗产展示馆、传统水利民俗工作坊等载体,培育好以水利文化为题材的展演活动,塑好遗产型水利风景区的美学呈现。 二要在典型区域做好水利遗产文旅融合的业态创新。如,皖江城市带水利遗产分布集中,资源禀赋突出,已具备水利遗产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建议以流域线型水利遗产保护理论和成功案例为依据,形成皖江流域线型水利遗产文化旅游表达,实现旅游经济、水利遗产和生态环境联动发展,开辟“绿色廊道+水利景观”文化线路型景观模式,实现人居环境的生态保育与文化提升。三要开发品牌产品体系。可订制“思想水库”、“精神大坝”和“内涵河流”等高端旅游产品,以契合个性化、休闲范、精细型小康时代旅游新态势;可借力夜经济,加强顶层设计,开启水利夜游,推进产业链创新;可针对安徽水利遗产的分布特点,拓展红色水利旅游体验,打造皖南、大别山等地水利遗产研学与红色旅游复合型景观。四要孵化文创产业,创新非物态型水利民俗的活态传承,完善博物馆类、节会类、主题公园类发展模式,汇合文创与文旅双重产能。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本文系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项目《城乡演进中安徽水利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研究》(2020CX138)、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皖江城市带水利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SK2019A03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