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根基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发布时间:2023-07-14

□刘 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的“中国特色”,就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文化资源。西方现代化理论普遍认为现代性与传统性是对立的,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所强调的,恰恰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论站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位置,还是站在全球化发展的立场,我们要关注文明的多样性,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讲好中国故事。

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五大特征与西方式现代化具有明显区别,凸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积淀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再次强调:“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具体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与特征之中。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历史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显著优势和中国特色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列举了十个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重要理念: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分别来自《礼记·礼运》《论语·五子之歌》《论语·为政》等传统经典。其中蕴含了能够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丰富治理经验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任人唯贤的政治传统;能够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深刻思想支持的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的精神追求;能够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义资源;能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天人合一的生存方式;能够为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文化保证。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全球现代性危机

近三百年来,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拥有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舒适的生活享受,但同时也经历着各式各样的危机,如全球生态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等等。马克思将资本现代性的具体展开,视为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过程,从根本上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人的异化以及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资本现代性带来现代性的危机,西方自身是无法最终解决的。现代化与传统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其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西方现代性危机的基本启示。

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可以为人类应对现代化所带来的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好的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肥学院研究基地)